- 马旭冉;王芃;汪怡心;
在考虑机组最小负载率的基础上建立了各机组的约束条件,分别以经济性和环保性为目标构建了优化模型,研究了负荷不确定性对系统供能结构的影响。从概率的角度对规划阶段建筑群的负荷不确定性进行了描述,并应用场景分析法将已知概率分布的随机问题转化为便于求解计算的确定性问题。考虑负荷不确定性后,系统总的容量增大7%,运行费用增加2%,系统年总投资增加4%。对比经济性与环保性目标优化结果,分析了系统运行和供能结构配置产生差异的原因。
2024年06期 v.54;No.429 95-1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凌钰;周勇;刘艳峰;
近年来受雾霾、PM2.5等环境污染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变化剧烈。分析研究太阳辐射时空变化规律对于太阳能资源利用的部署和规划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基于85个太阳辐射数据监测台站数据及太阳辐射估算模型,补全了1 994个台站1970—2020年的太阳辐射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创新趋势及M-K突变检测分析了各台站的长期变化趋势及突变情况,得到了中国年、季节总太阳辐射时间变化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在1970—2020年间,我国的年总太阳辐射整体呈减小趋势,平均变化为-4.26 MJ/(m~2·a);西藏西部、甘肃西部及陕西中部呈现增大变化趋势,平均变化约30~105 MJ/(m~2·a);在山西、河南、山东的部分地区,减小趋势最快,约为-100~-45 MJ/(m~2·a);春季总太阳辐射呈增大趋势,平均变化为0.89 MJ/m~2,夏季总太阳辐射减小趋势最明显,平均变化为-2.40 MJ/m~2。
2024年06期 v.54;No.429 103-1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玉峰;蔡晨钰;钟崴;
城市集中供热一级管网传输距离长、拓扑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大,热源侧针对用户侧进行负荷调节时往往存在滞后特性。为实现实时精准按需供热,本文建立了供热一级管网延时特性的仿真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热用户进行调控滞后特性分析,并通过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实际供热过程中调控的滞后特性。最后将理论与实际供热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换热站距离和供暖季不同阶段对温度调控滞后时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末端管网及供暖季末期的调控滞后特性更强。
2024年06期 v.54;No.429 11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勾倩倩;许树学;朱万朋;王家正;孙尚瑜;马国远;
为研究不同节流方式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毛细管(CAP)和电子膨胀阀(EEV)作为节流元件研制了样机,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其运行特征。结果表明:CAP系统的吸气过热度能稳定在1℃左右;CAP系统的排气温度相对更低,约比EEV系统低15℃;加热同样一箱水,CAP系统的制热速度更快;EEV系统的COP和全年性能系数(APF)均高于CAP系统,但在名义工况下CAP系统具有与EEV系统相当的制热COP。综合考虑制热性能及初投资等因素,可根据需要优先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装置。
2024年06期 v.54;No.429 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兴国;万双双;陈文华;喻彦喆;
吸音板用来解决辐射式天花板供冷系统的噪声问题,但其阻碍了辐射换热。本文提出通过风扇的调风作用来优化辐射冷顶板与风扇耦合系统,基于CFD模拟讨论了耦合系统的室内气流分布、热舒适及换热系数变化,研究了吸音板安装方式、风扇转速和风扇转向对辐射天花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扇的加入增大了顶板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总换热系数;随着风扇转速的增大,室内的空气温度和人体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降低;风扇向上吹风的效果优于向下吹风,吸音板竖直安装优于水平安装。
2024年06期 v.54;No.429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晏璐;陈磊;邵艳坡;吴恒;李健锋;黎顺全;杨亚新;樊其锋;
长江流域家用空调的运行特性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前期的研究一般以分体式的挂机或柜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家用多联机的部分负荷特性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长江流域家用多联机的运行大数据,分别从冬夏两季、全时段、不同时段、不同城市多方面对该地区3个典型城市的部分负荷运行特性进行了量化分析;然后分析了对多联机系统功率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多种影响因素与机组运行功率的耦合关系,开发了系统功率的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家用多联机系统的节能潜力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家用多联机系统,其夏季部分负荷率在30%~60%之间的占比最大,达到48.4%,其冬季部分负荷率小于30%的占比最大,达到59.7%;家用多联机系统在不同季节、不同城市、不同时段下的部分负荷特性均存在差异;与此同时,系统负荷需求和系统部分负荷率对系统功率的影响最大,基于本研究开发的系统功率预测模型,当负荷需求较低时,将18、16、14 kW的机组容量分别调整至16、14、12 kW后,夏季制冷模式功率下降了7%~13%,冬季制热模式功率下降了3%~22%,因此,对于在一定环境工况下低负荷运行时间占比较大的用户,适当匹配稍小的机组容量(提升部分负荷率),将有助于系统节能。该研究结论可为家用多联机的性能开发、运行控制逻辑优化、设备选型提供数据支撑与参考。
2024年06期 v.54;No.429 13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国忠;卫常青;王雅静;
为探究夏季室内热环境中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热敏感性的差异性,拓宽传统格里菲斯常数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适用性,选取保定市某养老院4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受试者进行了现场测试,获取了3 666组主观及客观指标数据。首先,将老年人划分为3个年龄段(60~74岁、75~88岁、≥89岁),根据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热感觉投票和平均皮肤温度的相关性计算了老年人的热中性皮肤温度;其次,分析了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热感觉投票分布特征,得出了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热中性温度;最后,在传统格里菲斯常数(0.5℃~(-1))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和补充,提出了分年龄段主观格里菲斯常数和客观格里菲斯常数。结果表明:3个年龄段老年人的热中性皮肤温度分别为35.4、35.7、36.2℃,皮肤温度舒适区间分别为34.8~35.9、34.9~36.4、35.1~37.4℃;3个年龄段老年人的热中性温度分别为27.8、27.9、28.5℃,温度舒适区间分别为24.5~31.1、24.1~31.8、24.3~32.7℃;3个年龄段老年人主观格里菲斯常数逐渐减小,分别为0.60、0.43、0.35℃~(-1),客观格里菲斯常数也逐渐减小,分别为0.54、0.38、0.14。本文可为老年人热舒适研究和环境差异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6期 v.54;No.429 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飞祥;杨柳;赵胜凯;翟永超;
对多名成年男女全年各季节着装行为进行了现场调研,得到了我国成年男女全年各季节典型着装搭配情况。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暖体假人模型进行了各季节典型着装搭配下的套装热阻测试,得到了34组成套服装的整体与局部热阻值,建立了全年各季节典型套装的局部服装热阻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套装局部与整体热阻值的关系,获得了基于套装整体热阻值的局部热阻预测模型。
2024年06期 v.54;No.429 147-15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丁历威;吕洪坤;国旭涛;俞航;甄成;田喆;
性能准确的HVAC系统仿真模型对于研究建筑需求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模型校准是提高仿真结果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但现实中会遇到运行策略信息缺失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校准结果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实际运行策略信息缺失条件下的模型校准方法,在设备性能优化校准前,增加运行策略校验环节,以皮尔逊相关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判断运行策略是否准确。利用该方法可以在实测数据集中识别出运行策略准确数据集,以此为基础进行设备性能优化校准,从而确保校准结果的有效性。以某制冷站的冷却塔模型校准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校准效果。该方法可推广于其他HVAC设备模型的运行台数策略验证与名义性能参数校准中。
2024年06期 v.54;No.429 155-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