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娟;李哲;曹鑫鹏;鲁斌;
为了促进资源的共享,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了双层站-网优化布局模型,对多站融合的微能源系统的融合站数量、位置、设备容量配置,以及管线分布进行了协同规划。上层模型采用最小生成树和谱聚类求解,解决了融合站数量、位置和管线分布问题;下层模型采用提出的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了设备容量配置问题。通过对规划区域进行算例仿真,得出了系统站-网协同布局的优化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2024年04期 v.54;No.426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茹霞;李成;王随林;穆连波;鲁军辉;王海鸿;李智;刘建军;
为提高声波法在复杂噪声环境下进行直埋供热管道泄漏定位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基于能量分析重构有效模态分量的供热管道泄漏定位方法,即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MD)将检测信号自适应地分解为一组本征模态函数(IMF),识别、提取有泄漏特征的有效模态分量,并通过能量占比分析完成信号加权重构。泄漏实验和工程实测表明:常规VMD泄漏定位方法与本文方法的平均定位偏差分别为1.57、0.51 m,相对定位偏差分别为8.42%、2.75%,采用本文方法定位准确性提高67.34%;工程实测中,常规VMD方法未能发现管道泄漏位置,本文方法确定的泄漏位置定位偏差为1.78 m;本文方法可抑制有效模态分量中的残余噪声,降低噪声成分对泄漏定位的影响,提高复杂噪声环境下供热管道泄漏定位精度。
2024年04期 v.54;No.426 55-6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宇;吕小亮;
基于风量平衡方程和氧量平衡方程推导和分析了室内氧浓度变化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案例计算。结果表明,当目标室内氧浓度确定后,室内氧浓度变化速率主要由新风量决定,新风量较小时,所需稳态供氧量减少,但从初始供氧浓度达到目标室内氧浓度所需时间增加,难以满足房间使用要求。因此提出了在供氧早期对稳态计算的供氧量进行修正,适当增加供氧量,以实现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设定的目标室内氧浓度,并通过科学计算软件计算,获得所需的供氧量修正系数,可用于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量设计计算。
2024年04期 v.54;No.42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雨晨;孔维政;陈睿;林朵童;黄帅;董建锴;
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保证其高效运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换热器传热模型,采用工程实测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量化了一个供暖期内多种因素对系统能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水温和岩土导热系数对系统能效具有重要影响,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对其影响较小;增大循环流量会提高取热功率,但系统能效也随之降低,当循环流量由8.33 kg/s增大至10.56 kg/s时,取热功率提升4.95%,能效下降1.23%;增大外管管径、岩土和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能够提升系统能效,但达到一定数值后,对能效提升效果不显著。本研究对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及能效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2024年04期 v.54;No.426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